站在香皂箱說的話44-1• 碳稅,無畏嘆衰?
....澳大利亞徵收碳排放稅....
澳大利亞工黨總理,吉拉德宣布徵收碳排放稅。如沒大問題,2012年7月1日將開始徵收碳稅。同時,自2015-2017年過渡到碳排放權交易制度(ETS),到時候,價格將由市場來决定,它將隨市場變化而定。
碳稅是什麽?為甚麽要徵碳稅?誰家工廠將被徵這個碳稅呢?請聼我道來。
碳稅是間接收的稅,與入息稅不同,碳稅向公司、工廠產品收的稅,然後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大部分工廠會如此做‧也就是說,產品徵了碳稅之後,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的我們付更多的稅。据反對黨的資料說:碳稅,每戶每週多繳$6的稅,每年月$300稅,如加上間接稅可能每週每戶要繳$18.5元澳幣。到時候電費服務,樣樣都會起價,連GST也會因而水高船漲,政府也會多收些錢。
工黨此舉,旨在推動澳大利亞經濟向零排放轉型,同時减少能源領域面臨的投資不確定性。
為甚麽要徵碳稅?碳稅是一種污染稅。針對化石燃料其生産、分配或使用等,徵收的稅。全球變暖,公衆對此已認知,環境保護,改善空氣質素。因爲化石燃料會産生臭氧、酸雨,導致全球氣候變化,與其他環境問題的影響。因此,促使各國立法議員開始商討如何减少溫室氣體排放。立法議員建議徵收碳稅,徵收碳稅,目地是减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碳稅是减排方案之一,另一方案是總量控制與交易方案。大多數政治家們傾向于實施總量控制與交易方案,許多經濟學家和消費者比較青睞碳稅方案,因爲它簡便也更公正。
碳稅是收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徵收的稅,誰家工廠將被徵這個稅呢?就是所有化石燃料(Fossil Fuel),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裡面都含有二氧化碳的工業體系。也就是說,是根據化石燃料燃燒後排放碳量多少的而定。
是怎樣收稅呢?標準是按照排放量表來機算,政府未拍板、落實碳稅的價格多少,可能是每公噸碳排量徵收$10到$25澳元。例如飛機用的燃油,每噸二氧化碳放出量若徵收為$25澳元(以最高來算)。也就是說,每公升的汽油排放出2.35kg(公斤)二氧化碳,政府就徵收0.059澳元的碳稅。
目前,澳洲200家最大上市企業,每年政府碳稅可收33億元:其中有一半的企業將要轉嫁給消費者約是17.5億元,澳洲BHP Billion及Rio Tinto將交最多的碳稅。島2020年,他們企業被要求排碳量要減到5%。另外,發電廠也首當其衝‧鐵工廠以為政府收稅也要補助給他們,預料1500工人將失業。Bluescope也說,他們要繳3到4億的稅,如沒補助新州的Port Kembla工廠的話,他們將關門。One Steel (OST)說,每年他們排放450萬公噸碳稅1.15億。
為免失業軍大增,建造業、農業、礦業提議徵入口稅,也為了保護本土工業。但是有人認為會產生國際貿易鬥爭與顛覆行動,政府不會那樣做,零售業說:碳稅會是使用食品漲價,全國500家食品,83%轉嫁給消費者。
因此,如果你的投資的工業是環保的,如綠色工業,你的工業比放碳或高放碳工業競爭優勢。也就是說,傳統的放碳工業位於競爭不利了。環保業會收益,如太陽能、風能、水能。澳洲全國將來每州在20年內創造3、4萬工作。
潘家發/南澳時報
站在香皂箱說的話44-2•
碳稅,無畏嘆衰?
另外,研究指出,碳稅有利于能源密集工業國家,可是,會嚴重影響發展中國家,傷害他們的産品競爭力,預估中印兩國出口會各减少21%和16%。出口貿易可下跌,促使發展中國家應用更乾淨的新技術。保護主義會台頭?傷害貿易?待再看。
另外,Newspoll的調查結果,吉拉德領導的工党在首輪選票中的支持率降至歷史新低點,以前的36%下滑跌到30%。這 比 1993年 基 廷 (Paul Keating)擔任總理期間的最低支持率31%還低。
ABC 電臺記者問她,選舉時你吉拉德說不會徵這個碳稅,現在要這個碳稅呢?她打“太極拳”,然後說,工党是有傳統開大業,創新的黨。
據Essential Media公布的民調,59%的選民希望吉拉德進行選舉徵求民意的測驗,以决定是否徵收碳排放稅。Essential Media調查的1021名民衆中,27%的人認爲吉拉德在一個對國家至關重要的問題上,顯示了强勢的領導地位。對于碳排放稅本身,有48%的人反對,贊成者爲35%。
不管,工党是怎樣開大業,創新的黨,聯邦政府承認實行碳稅,將導致價格上漲,聯邦政府可能承諾將對家庭額外支出提供補償,包括日用品方面的額外支出。政府指責零售商的漲價,是威脅到社會民心,因爲碳價根本還未制定出來,政府將會幫助低收入家庭,分攤生活成本上漲的壓力。
另外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始制訂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有人擔心,這些碳稅政策和自由貿易有衝突。這些政策碳稅主要問題是為碳排訂價。如果,各國減排的幅度不同,碳排價格會不一樣,將使生產者將工廠移到碳排成本較低的地區開工。生產移轉而已,全球碳排問題,反而無法解決,碳排恐怕海會增加!
碳稅方案對于經濟學家、環保人士,商業組織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大家贊同一點的是:調控激勵機制,來促使提高能源利用率,替代燃料。碳排總量控制,碳稅政策都會進一步推動這種變革。
對於工黨總理吉拉德,看政治人,看政績,不要聼他們,說政績。政績多且好,是政治人,否則是政客。別聼政客胡言。
潘家發/南澳時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