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今日的教育之一



今日的教育之一                       南澳時報/芝麻
 

讀到「南澳時報」第253期「編者的話」所講的年輕學子的十項人文氣質,又逢華聯會舉辦新年晚宴,會長先生提到發展中文學校的雄謀偉略,以及對中文教育的寄望,芝麻有感而發一些芝麻小意見與為人父母者共省思。
 
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子弟們,我們要如何在小孩子的幼稚心靈播種「中華文化」的種子,讓他們知道「中華文化」的趣味,「中華文化」的優點,「中華文化」的存在;令海外的華人子弟們對「中華文化」產生好奇、興趣及響往,打從心底去喜歡「學中文」,這樣才能達到在海外「發揚中華文化」的目標。

澳洲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有賴澳洲政府對發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財力支持和配合社團舉辦的中文學校計劃,其中包括:辦學精神、教學章程、培訓師資….

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澳洲,孩子們在學校所受的教育跟家長當年學生時代所受的教育已經完全不同。作為家長的,只要花點時間跟孩子閒聊一些日常的學校生活是可以增益的,關心他們的老師與同學,參與他們的功課作業,觀察他們的日常瑣事也得益不淺,原來孩子所學的與我們所意料的是有所差異。今日的教育不再是填鴨式教育了,而是身體要力行、態度要嚴謹、學習要科學的求知過程。

我家小芝麻上七年級的時候,班上派來一名年輕的師範學生做實習教育工作,由她帶著一班七年級學生實習餐館計劃。且看芝麻慢慢描述…..

某日,實習老師帶著一群十一、十二歲的學生去參觀一家餐館,說「參觀」是名符其實的「參觀」;由進門接待間的名片、餐牌、餐價餐廳內的檯、椅、餐巾、餐具廚房的煮餐用具、用料、清潔、洗滌。學生們更獲得實習式的招待一頓午餐,那是包括做招待員要如何與客人交談,做客人的要如何向招待員點餐,以及上餐館用餐的禮節。

開始的時候,學生要做的功課包括:設計餐館的卡片、設計餐牌、計算食物營養成份、寫應徵信去應徵如經理、招待員、酒吧工、廚房工、做清潔工的職位。

然後把學校禮堂佈置成餐廳。由於沒有廚房就分出一個角落讓學生備餐,曾經讓學生參觀的餐館派人來指導備餐,大堂內牆壁上琳瑯滿目的貼滿學生的作業,如學生設計的餐館卡片、餐牌、食物的營養成份、健康衛生的守則、應徵信……

家長們踴躍參與,預先訂座的家長駕到,由經理學生帶領招呼,侍應學生負責點菜,酒水學生負責飲料…….。晚餐開始,學生按照自己的職責,上了餐前菜,到主菜,然後是甜點,禮堂里原有的鋼琴由學生們輪流演奏,學生做得樂洋洋得意!家長也吃得津津樂道!餐後,學生、教師與家長們一齊參與清理和善後工作。

看到學生們忙得不亦樂乎,芝麻由衷地感受到身體力行的學習過程不僅啟發孩子的求知興趣,而且對孩子日後生活有莫大的影響。

芝麻把握機會與教師取經問道,教師說:『我喜歡教育,尤其是教育小朋友,在幼稚的心靈流下印象是很深刻的。這是我的第一個教學計畫,從「不懂」如何演變成「懂」,從「不能」如何演變成「能」,這對教師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挑戰」。』

0 意見:

張貼留言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Macys Printable Coup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