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編者的話之一:血有源;生有地;養有恩


編者的話之一:血有源;生有地;養有恩
你們是我們的驕傲和希望!
Same Ancestors from China;
But we are bor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e came to Australia, this is our home

自從《南澳時報》與我榮獲了南澳總督多元文化團體個人FINALIST獎之後,我和編輯部的同仁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辦好這份備受矚目的報紙。我在欣慰這份報紙受到讀者錯愛的同時,也感到忐忑。《南澳時報》今後的發展方向在哪裏,是固守原有的成就、原地踏步;還是突破思維、改變風格。梁啟超在《變法通議自序》裏曾經感慨:“用其新,去其陳;變則通,通則久”。我們也希望《南澳時報》的全新思維和風格能夠給南澳乃至其他地區的華人社區吹來清新的風氣。

自從發行第一期報紙以來,我們已經伴隨南澳華人社區走過了十四年歷程。可以說,我們鑒證了華人社區的成長壯大。在積極參與華人社區各種活動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華人社區已經在悄然之間與澳洲主流文化不斷交融。華人社區開始越來越多的討論各種本土活動,如每年舉辦的Royal Adelaide ShowBarossa酒莊美食周末、Art Gallery展出活動和OzAsia Festival等活動上也開始出現越來越多華人的身影;與此同時,華人社區各種傳統的慶典和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也成爲了當地人聚會娛樂的好日子。

孔子說過,“下學而上達”。從這些各種歡樂悠閒的活動中,我們看到了華人社區已成爲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澳洲主流文化也希望更多華人參與的趨勢。我們南澳時報開始關注並且不斷報導更多華人積極參與的澳洲本土活動。

近日,我們的特約記者已經開始報導有關OzAsia Festival慶典活動的内容。我們的記者在採訪現場看到了許多前去參觀和觀賞節目的華人觀衆,活動舉辦方也透露說今年華人社區的參與熱情也高過往年。OzAsia Festival作爲每年一度的活動,給澳洲當地居民提供了了解亞洲、關注亞洲的機會,也讓居住在南澳的廣大華人再次體會到擁有如此悠久歷史而帶來的自豪。

另外,在87日《南澳時報》成立十四周年慶祝活動上,我們也將特別提出對周玉蓮(Leanne Choo)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羽毛球比賽選拔賽送上華人社區的鼓勵和支持。

有讀者曾經問過我們,爲什麽《南澳時報》要支持周玉蓮參加選拔賽。我們所支持的周玉蓮並不是以一個個人出現的,她代表了一代人,這代人是澳洲多元文化的集中表現。在南澳,有許多很早就移民、在這裡已經生活了30甚至40年的華人。周玉蓮代表了這些第一代移民的子女。第二代移民出生在南澳,成長在南澳;他們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時,又受到東方文化的熏陶。他們中的許多人讓南澳華人、以及澳洲本土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在我們看來,他們不僅代表了澳大利亞,更加代表了南澳華人。

我們關注這些第二代移民的成長,希望可以通過他們的成功故事,鼓勵更多的南澳華人努力工作、安居樂業。這些第二代移民中,有人在零售業嶄露頭角、有人成爲餐飲業的個中翹楚、也有人成爲了銀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相信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不僅讓第一代移民感到欣慰,也讓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感到充滿希望。我們做這些專題報導是希望能夠讓這些孩子知道,他們的身後有許多的華人支持他們,讓他們能夠大展拳腳,更好地為澳大利亞做貢獻。同時,我也預祝周玉蓮能夠在我們十四周年慶祝活動上感受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勵,能夠取得好成績。

血有源;生有地;養有恩。

為養育恩的地方有所貢獻!周玉蓮加油!南澳時報加油!

上期刊登的編者的話——《血有源;生有地;養有恩》在讀者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有讀者打來電話,向我們編輯部講述了他們自己的心路歷程,更有讀者與自己的子女一同來到編輯部,與編輯們探討更多的與華人切身相關的現象和問題。

爲了能夠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到我們的討論中來,本期報紙,我們仍然圍繞着這個主題,更多地闡述血有源、生有地、養有恩。

南澳時報編者/潘家發

0 意見:

張貼留言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Macys Printable Coupons